黄网站免费人口观看,亚洲天堂国产,日本在线视频精品,a黄视频,黄色福利午夜视频,亚洲免费综合色在线视频,嫩草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

中國西藏網 > 新聞 > 涉藏動態(tài)

藏鄉(xiāng)明珠繪就小康新圖景——甘肅省碌曲縣脫貧攻堅工作綜述

薛硯 發(fā)布時間:2020-08-05 09:48:00來源: 甘肅日報


盛夏的尕秀村帳篷城。(碌曲縣委宣傳部供圖)

  七月盛夏,蔚藍的天空中飄著朵朵白云,農牧民在碌曲草原上跳起歡樂的鍋莊舞,唱起一首首悠揚婉轉的藏歌,表達著對黨和政府的感恩之情。

  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碌曲縣是國家扶貧開發(fā)重點縣,也是“三區(qū)三州”深度貧困縣。2013年底建檔立卡貧困人口 1658戶7185人,建檔立卡貧困村11個,貧困發(fā)生率24.7%。

  黨的十八大以來,碌曲縣委、縣政府全面貫徹中央、省委和州委的決策部署,通過黨委政府齊抓、干部職工齊心、農牧民群眾努力,帶領全縣各族人民群眾緊緊圍繞“兩不愁三保障”這一目標和成果鞏固與清零行動,向脫貧摘帽目標發(fā)起最后的“總攻”,攻克最后的貧困堡壘,2018年全縣實現整體脫貧,交出了一份出色的脫貧攻堅答卷。

  生態(tài)優(yōu)勢換來致富新路

  一望無垠的曬銀灘上,鑲嵌著一個秀美的藏寨——尕秀村。曾經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民族扎根在此,在黨和政府的關懷扶持下,成為碌曲縣決戰(zhàn)決勝脫貧攻堅的典型村、全域旅游無垃圾樣板村和生態(tài)文明小康村。

  通了硬化路,接上自來水,住上寬敞精致的藏式民居,架起“陽光致富”的光伏電板,農牧民開著“藏家樂”“牧家樂”,收入節(jié)節(jié)高,建起藏寨民族度假村、帳篷城、文化休閑廣場、電子商務服務中心,草原生態(tài)好了,群眾的日子越過越有滋味。

  “開了藏家樂,每年有5萬元到6萬元的收入,一家人吃穿不愁,孫子們就近上學念書,還有全國各地的游客到我家做客,這種好日子我以前可是想都不敢想?!苯衲?8歲的村民桑吉加措說起好日子樂得合不攏嘴。

  近年來,碌曲縣立足優(yōu)勢,開啟“旅游+”新模式,扎實開展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(qū)創(chuàng)建工作,郎木寺、則岔石林、夏澤灘、尕秀等景區(qū)景點建設持續(xù)推進,旅游基礎設施、公共服務設施不斷健全提升,牧家樂和農家樂總數達175家,“鍋莊之鄉(xiāng)·多彩碌曲”旅游文化品牌叫響全國,2019年實現旅游綜合收入8.3億元。

  碌曲縣以生態(tài)文明小康村建設為引領,整體推進農牧村垃圾清潔處理、村容村貌提升、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建設等工作,全縣95個村民小組的村容村貌更加整潔干凈,村莊環(huán)境更加舒適宜人。

  緊盯短板夯實發(fā)展之基

  整縣脫貧后,碌曲縣按照“識真貧、扶真貧、真扶貧”的工作要求,聚焦扶貧重點工作,堅持補齊弱項短板,持續(xù)鞏固脫貧攻堅成效,把好脫貧質量關,確保脫貧成果經得起檢驗。

  郎木寺鎮(zhèn)貢巴村貧困戶黃毛塔一家生活困苦。2018年,她家被納入到易地扶貧搬遷項目中,村干部鼓勵她將政府提供的產業(yè)扶持資金入股到當地諾爾勒種公牛培育農民專業(yè)合作社和當地的一家旅游文化公司。入股后,她每年可以拿到合作社及公司至少2400元的分紅。村里還給她安排了每年能收入8000元的公益性崗位,加上各類惠農補貼,她和兒子的生活沒有了后顧之憂。

  碌曲縣全面落實“兩免一補”和“營養(yǎng)餐”教育資助、高中階段免費教育,無因貧失學輟學學生,控輟保學成果持續(xù)鞏固。“健康碌曲”建設不斷加快,醫(yī)療衛(wèi)生條件大幅改善,實現鄉(xiāng)有衛(wèi)生院、村有衛(wèi)生室,全面實現“先看病、后付費”和“一站式”報銷結算,確保群眾不再因學、因病致貧返貧。

  “兒子現在正上中學,日常生活費有各種補貼支持,家里收入穩(wěn)定。平時還有大夫到我家看病,搬到這里,生活是真的好起來咯。”黃毛塔笑著說道。

  扶貧扶智建立長效機制

  在碌曲縣阿拉鄉(xiāng)吉扎村的扶貧車間,幾個工人正在制作藏式點心。這個規(guī)模不大的扶貧車間是吉扎村集體經濟特色農產品加工專業(yè)合作社下屬的加工車間,合作社是吉扎村黨支部書記萬瑪才讓與幫扶干部合力建立起來的。2019年,合作社純收入達到14萬元,全村144戶村民都享受到至少500元的分紅。

  緊抓產業(yè)“牛鼻子”,堅持扶貧與扶志、扶智相結合,把提高貧困群眾能力素質作為治貧之策,把最強的幫扶資源向貧困地區(qū)傾斜。這幾年,碌曲縣把所有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決戰(zhàn)脫貧攻堅奔小康上來,激發(fā)貧困群眾的發(fā)展活力,建立穩(wěn)定脫貧長效機制,帶著群眾摒棄“等靠要”,勇于“闖干拼”。

  碌曲縣大力扶持發(fā)展牦牛、藏羊、蕨麻豬等特色養(yǎng)殖產業(yè),建立了紫青稞、黃芪、當歸、林下菌等高原新品種推廣種植基地,壯大了村集體經濟發(fā)展,11個貧困村都有主導產業(yè)、都有村集體經濟。2019年全縣24個行政村集體經濟收入達到345萬元,每個貧困村收入穩(wěn)定在2萬元以上。

  扶貧先扶智。全縣整合部門資源開展以裝載機、挖掘機、電工、焊工和新型職業(yè)農民培育等為重點的技能培訓,累計開展各類農牧民技能培訓6000余人次,培養(yǎng)了一批懂科技、會管理、善經營的新型農牧民。2019年全年累計輸轉1901人,創(chuàng)勞務收入5500萬元。

  干群齊心攻克貧困堡壘,各族群眾共創(chuàng)美好生活,碌曲這個秀美藏鄉(xiāng)正繪就出和諧幸福奔小康的圖景。

(責編: 于超)

版權聲明:凡注明“來源:中國西藏網”或“中國西藏網文”的所有作品,版權歸高原(北京)文化傳播有限公司。任何媒體轉載、摘編、引用,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,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