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世界藏學府”拉卜楞寺完成14個佛殿文物本體修繕
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縣文體廣電和旅游局副局長索南嘉22日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時介紹,截至目前,“世界藏學府”拉卜楞寺文物保護工程已經(jīng)完成了原計劃項目的90%,其中14個佛殿已完成文物本體修繕,7個佛殿完成壁畫修復,修復面積達6000多平方米。
資料圖:拉卜楞寺全景圖。楊艷敏 攝
中新社記者近日探訪拉卜楞寺文物修繕,在該寺位置最高、現(xiàn)存最古老的藏漢混合式建筑之一的彌勒佛殿里看到,有著近300年歷史的壁畫,經(jīng)過修復后,一改“黑乎乎”的“面容”,將原來精美的壁畫呈現(xiàn)了出來。
“拉卜楞寺文物保護工程包括文物主體保護修繕工程、木構件油飾彩繪保護修復工程、壁畫修復保護工程、安防系統(tǒng)工程、消防系統(tǒng)工程、電路照明工程共6項內容。原來拉卜楞寺沒有安防工程,所以安防工程也是在該文物保護工程中比較重要的一個環(huán)節(jié)。”索南嘉稱,拉卜楞寺25座古建筑的安防工程目前已經(jīng)通過甘肅省級驗收。
索南嘉說,文物修繕是一個細活慢活,因為在實施過程中不確定的因素很多,需要專家反復論證解決,盡管該文物保護工程已完成90%,但是修繕工作還是任重道遠。
被稱為“世界藏學府”的拉卜楞寺有三百多年歷史,是藏傳佛教格魯派最大的寺院之一,也是中國藏經(jīng)數(shù)量最大、學術水平最高、杰出學者眾多的藏傳佛教寺院。1982年被中國國務院確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。
此次總投資達3.05億元人民幣的拉卜楞寺文物保護工程自2012年9月啟動。這是改革開放以來,拉卜楞寺歷史上規(guī)模最大的一次修繕。
版權聲明:凡注明“來源:中國西藏網(wǎng)”或“中國西藏網(wǎng)文”的所有作品,版權歸高原(北京)文化傳播有限公司。任何媒體轉載、摘編、引用,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(wǎng)和署著作者名,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。
-
描繪大景區(qū) 建設新藍圖--拉卜楞寺創(chuàng)建國家5A級旅游景區(qū)工作紀實
如今,走進拉卜楞寺你會看到這樣的景象:金碧輝煌的建筑群綻放迷人的光彩;主干道、巷道、院內寬敞而整潔;一排排具有濃郁民族特色的僧舍錯落有致;水、電、路等各項功能齊全。[詳細] -
拉卜楞寺2萬多函藏文古籍實現(xiàn)“數(shù)字化”
李得華透露,按照規(guī)劃,將在15年內完成拉卜楞寺典藏文獻的全部“數(shù)字化”,尤其對藏醫(yī)藥學、天文理學、工藝美術、歷史等稀有文獻進行優(yōu)先整理、搶救和保護。[詳細] -
拉卜楞寺“修舊如舊”有據(jù)可查 5年修繕13個佛殿
文物本體修繕國家文物局批了16個佛殿,目前我們已經(jīng)完成了13個佛殿,還有3個佛殿爭取2018年完成。像這個文物本體修繕壁畫,還有油飾彩繪都是遵循文物修繕的原則,就是盡量少擾動,保持原貌。[詳細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