圖為講座現場
3月29日,為慶祝西藏自治區(qū)成立60周年,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,西藏民族大學鑄牢講堂邀請四川大學杰出教授、教育部重要人才計劃、國家級教學名師霍巍作題為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視野下的青藏高原考古》學術講座。西藏民族大學黨委書記采守寬參加,西藏民族大學黨委常委、副校長任曉偉主持講座。
在講座中,霍巍指出,考古不僅是一項文化事業(yè),更具重大社會和政治意義,是構建中華民族歷史、展現中華文明瑰寶的重要工作。隨后,霍巍從西藏考古證明了高原史前人類具有與中原文化相同的“文化基因”、西藏考古勾勒出西藏古代文明發(fā)展的基本軌跡與發(fā)展趨向、西藏考古豐富了多民族共同創(chuàng)造高原文明的內涵和細節(jié)、西藏考古提供了“高原絲綢之路”文明互鑒的多彩樣本四個部分系統(tǒng)介紹了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視野下的青藏高原考古。
采守寬表示,西藏考古成果有力見證了各民族共同締造了偉大祖國和燦爛文化,要深刻認識到考古工作在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中的重要意義。通過這些考古成果,能更清晰地看到青藏高原各民族交融匯聚的歷史脈絡。要從思想上強化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,在工作中積極促進各民族交流合作,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凝聚力量。
隨后,現場師生與霍巍就青藏高原考古有關問題開展了深入交流。陜西省考古研究院、西北大學等單位300余人參加了本次講座。(中國西藏網 圖、文/余小洪)
版權聲明:凡注明“來源:中國西藏網”或“中國西藏網文”的所有作品,版權歸高原(北京)文化傳播有限公司。任何媒體轉載、摘編、引用,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,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