記者從那曲市氣象局獲悉,針對每年5月至7月蟲草采挖季雷電災害高發(fā)情況,那曲市氣象部門聯合多單位構建“精準預警+多元科普+機制創(chuàng)新”的立體防護體系,為超15萬名采挖人員撐起安全保護傘。
那曲市氣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,那曲作為西藏乃至全國雷暴高發(fā)區(qū),東部索縣、巴青、比如等蟲草主產區(qū)年均雷暴日數超80天,夏季強對流天氣常導致雷擊事件多發(fā)。目前僅1部C波段雷達覆蓋有限,東部主產區(qū)(如索縣、比如縣)基本未覆蓋,導致短時臨近預報存在短板。為破解監(jiān)測難題,當地引入自治區(qū)氣象局短臨預報平臺和雷達組網技術,將雷電概率預報準確率從70%提升至85%,并通過“未來三天天氣提示”(提前6小時發(fā)布)和“雷電概率預報”(提前0.5至4.5小時發(fā)布)的遞進式服務,結合微信群逐級傳遞與管理人員“叫應”機制,盡最大可能讓預警信息在第一時間傳遞到蟲草采挖集中安置區(qū)管理人員手中。同步通過應急廣播播放藏語語音預警,讓安全防范知識傳遞到每一個采挖點。
在防雷科普層面,那曲市氣象局聯合科技局組建三支宣傳小組,深入巴青、索縣等849個采挖點開展“沉浸式”宣傳。
版權聲明:凡注明“來源:中國西藏網”或“中國西藏網文”的所有作品,版權歸高原(北京)文化傳播有限公司。任何媒體轉載、摘編、引用,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,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。